石棉县“四个坚持”扎实做好工伤认定工作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石棉县“四个坚持”扎实做好工伤认定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2022年,在面临疫情和“9.5”泸定地震的双重压力之下,石棉县人社局始终坚持稳字当头,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始终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四个坚持”为准则,扎实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筑牢和谐劳动关系屏障。

一、坚持“有条不紊”,依照流程办理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工作遵循程序性和规范性为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使职工更好地了解工伤认定工作石棉县人社局采取“五步走”规范工伤认定流程。一是对伤者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并判断是否符合工伤申请要求;二是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提供申请表及申请材料清单,以便申请者做好材料收集;三是对材料齐全的工伤申请进行登记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受理;四是对已受理的工伤申请材料进行认真梳理并及时进行调查;五是根据调查实际作出认定结论。2022年,截至目前我局共收到工伤认定申请219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176件,不予认定工伤决定8件。

二、坚持“有理有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开展工伤认定工作能够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为职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依据。在面临复杂疑难案件时,石棉县人社局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反复梳理和研究,并对证据不全或逻辑存在矛盾的地方进行标识。整理完善后,对存在的难点、重点进行集中讨论,给出对策各个击破。对涉及的人员再次进行现场调查,不全不清晰材料要求补足,确保证据真实性、有效性。做到工伤认定有据可查,有据可证,有据可依,确保工伤认定结论的法律效应。

三、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实际开启绿色通道

“9.5”泸定地震后,工伤认定业务工作开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震后伤亡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确保流程规范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开启“快速模式”畅通工伤认定办理绿色通道。一是快速摸排,构建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前往受灾严重的新民乡、草科乡、王岗坪乡进行入户摸排、询问、登记,排查人员震后伤亡情况;通过电话园区对接等形式对企业职工伤亡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以高效、快速的行动力为震后伤亡人员建立起“9.5”泸定地震工伤认定绿色通道。二是快速审查,开展实地调查。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立即建立“9.5”泸定地震调查小组,分组分批开展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公司相关知情人员、核实医院诊疗材料、对地震中因工受伤人员入户调查取证,仅用1天时间完成了调查取证工作,并加班加点对取证材料进行审查、核实,确保取证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三是快速办结,保障职工权益。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周期,及时为符合震后伤亡职工作出工伤认定,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支付等服务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的产生,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坚持“学习至上”,依循高标锤炼业务本领

“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坚持学习,对照高标,精专业务才能锤炼自身本领,才能更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工伤认定工作,石棉县人社局通过落实领学责任人,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工伤保险条例》、《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工伤业务培训学习活动并将内化知识进行外部输出。一是到泸石高速项目工地对《工伤保险条例》《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等政策进行宣传、解读、答疑,使企业明确了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与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的意识。二是在工作开展中强化学习意识并总结经验。针对疑难案件的处理学习及经验总结,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线上”通过全省工伤认定学习交流群向各位业务老师学习、交流、请教,“线下”采用集中讨论,对疑难之处进行全面分析,找到出破口。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形式来不断学习和总结,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准,锤炼本领。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