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5日,是第6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的“世界青年技能日”,旨在促进青年职业技能发展,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一天,成为了所有职业教育参与者的共同节日。在“世界青年技能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就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在我市,有这样一所学校,建校至今已30余年,先后向社会培养输送了上万名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工人。这些优秀的毕业学子,成为了市内外众多企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成为了技师、高级技师和技能标兵,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他们,是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的骄傲,也为学校带来技能人才成长摇篮的美誉。
校企联合,特色办学,顺应市场,谋求发展。这是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用30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不断的融合创新创造出的办学经验和特色。
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原名“五厂技校”,这本就是一所由5个驻雅航空企业联合创办的学校,“厂校一体”是该校最显著的特点,也为“校企合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体现在教学体系。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三个一”的办学方针,即让每个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用一年的时间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适应性和提高性训练,用一年的时间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的“实战”中,学生更能学以致用,有效掌握技能。
校企合作,体现在工学相长。依托合作企业的先进设备,学校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到企业进行实习,尽早接触生产环境和企业管理,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另一方面,企业借此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其技能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有了保障。
校企合作,体现在探索创新。通过搭建起企业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学校也更能看清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006年,学校率先开设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三年制高技大专班;为了应对航空企业对热表专业技工人才的需求,2007年,学校开办热表专业,实行订单式培训;了解到企业、学生、家长对“学历”的重视,2016年初,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办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学历提升的空间……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培养了不同层次的技工人才,满足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要。
近年来,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已覆盖整个雅安区域的各大小企业,也成为市外企业争相聘用的专业人才。“在雅安地区就业,工资标准在1500-5000元左右,在成都周边地区就业,能达到2600-8000元。”学校相关负责人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时代气质。无数和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一样,在办学道路上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学校,勇敢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也势必对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带来多米诺般的 “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