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惠企渡难关 ,稳岗扩岗保就业 ——石棉县五举措纵深推进企业发展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社惠企渡难关 ,稳岗扩岗保就业 ——石棉县五举措纵深推进企业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石棉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六稳”、“六保”工作部署,以稳就业、兜民生为主线,狠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畅通渠道、优化服务、定制培训、资金支持、培育典型”五举措助力企业发展,有效保障了我县居民就业,促进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助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一、畅通企业沟通渠道,把握企业人才需求

一是整合政务资源,健全服务网络与县经科、县经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共享企业信息,全面摸清企业运营情况、用工及培训需求,依托各乡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搭建县、乡、村、组联动的企业服务平台,建立企业情况总账和用工培训两个需求清单,调动多方力量服务企业,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构建政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通过“石棉人社”、“秀美石棉”、石棉微帮、微联等知名公众号线上宣传政策申领条件、范围、办理流程等,搭建人社部门和企业的工作QQ群、微信群,适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开展人社惠企政策集中宣讲会8次,入企业巡回宣讲会56次,确保企业全面知晓人社惠企政策。

二、优化企业服务方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一是搭建用工平台,解决招工难题。依托全县46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线下用工平台,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发“石棉招聘”APP网上用工平台,动态掌握企业用工情况,筑牢失业防火墙,通过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就业需求,线上、线下开展专场招聘会13场,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4次,现场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4570人,全年帮助企业招工3120人。二是运用智慧人社,政策应享尽享。使用大数据比对农村劳动力户籍信息、贫困劳动力信息、企业参保人员信息、工商注册信息、低保低收入信息、登记失业人员信息、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等,筛选出所有企业应享受的吸纳就业补贴、岗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政策,将政策享受金额和具体花名册建成企业因享受政策清单,反向推送给企业按数据申报,保证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三、开展企业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一是技能提升行动,培养技能人才。强化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开展定制类培训,为恒达粉体等三家企业开展线上培训269人次,为四川四环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开展岗前培训117人,为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开展为期1-2年的新型学徒制培训242人,帮助企业培养中高级电工、焊工、钳工等紧缺技术人才,促进企业技术人才队伍提档升级。二是全面以工代训,助企业渡难关。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余家文旅、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企业和暂时经营困难工业企业大力实施以工代训1200多人,帮助企业稳定职工渡过疫情难关。

四、落实企业优惠政策,助力企业稳定岗位

全面落实促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为企业落实各项补贴资金6485万元,使企业就业人数保持在15000人以上,同比略有增长,有效助推了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稳定岗位、循环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今年为404家符合社保减免政策的参保单位减免社会保险费约4980万元;发放177家企业一般性稳岗补贴275万元,惠及7058名职工;发放暂时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15家企业稳岗补贴890万元;发放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培训、以工代训补贴90万元;发放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岗位、社保补贴160余万元;发放吸纳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民工就业奖补2万元;为6家工业结构调整企业发放专项奖补资金108万元,为县内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

五、培育企业先进典型,增强吸纳就业能力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产业带动强、吸纳就业作用显著的先进企业、示范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建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企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扶贫基地3个、县级扶贫基地4个,市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企业12个,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举办“石棉县2020年产业人才技能大赛暨创业集市”系列活动,表彰焊工、护理技能竞赛项目12名获奖人员和各类吸纳就业典型企业,现场兑现补贴资金,营造企业“尊崇先进,争当典范”的良好氛围,建立了优秀典型企业档案,在人社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培育“政治上有方向、责任上有担当、思路上有创新、发展上有本领”的企业和企业主,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