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芦山县人社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为民、利民、便民、惠民”工作原则,通过“三优三提”擦亮“温暖人社”品牌,全方位打造人民满意的人社服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管理提质效。加强办事大厅服务窗口资源整合、优化窗口布局和人员职能分工,扎实开展“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顽瘴痼疾、系统行风建设”集中整顿活动,全面自查自纠,梳理问题,建立台账,落实整改,推行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监测指挥平台、人民群众、管理者实时监督。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服务创新并行,开展代办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通过“局长进大厅”“周五小测试”、督导驻大厅、评选小明星等
优服务提效率。按照减事项、减次数、减程序、减材料、减时间“五减”要求,再造工作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工作时限,落实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全域服务“规范办”,推行“延时服务”“业务下延”机制,执行延时错时预约和个性化服务,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现实难题。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所等基层服务网点,将社保宣传、资格验证,信息查询、网上缴费等业务延伸居民小区、农村村组、家庭住户,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上门服务”。截至目前,优化办事流程42项,延时服务办理事项533件,上门服务28件。
优机制提效能。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社事业合作,将社保关系转移、待遇资格认证、工伤认定、防范基金风险等方面纳入川渝两地合作协议事项,打通数据壁垒,设立跨省通办窗口,通过网上申请、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实现跨省异地办理业务,建立公安、民政、卫生、法院、司法等部门数据共享核查机制,及早发现和制止违规领待行为,共同防范基金风险。大力推广网上服务大厅、“四川人社”APP、“川小保”“四川e社保”等微信公众号,引导参保单位、群众自助办理业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全自动”,网上大厅经办率达到90%,跨省办理事项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