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雨城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提档升级,雨城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新年伊始,雨城区整合力量、通盘部署,认真落实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全力推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档升级。

一、雨城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0年,省、市经信息系统共下发教育部门移交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57名,其中,困难毕业生55名。结合我区就业失业登记、报道接收、逐一摸排走访等情况,该357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截至目前已就业256名,占比71.7%,其中:在党政机关实现就业12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实现就业30名、在非国有企业实现就业140名,以上实现较稳定就业共计222名,占就业人数的86.7%;自主就业2名、公益性岗位安置1名、自主创业3名、通过社区岗位、基层项目及其他高校毕业生特殊就业形式实现就业28名,以上临时就业共计34名,占比13.3%。其余101名高校毕业生中,应征入伍7名、升学89名、出国深造1名、参加就业见习1名、参加职业培训2名,因身体原因暂时不愿就业1名。

二、我区主要举措

(一)加强摸排跟踪,掌握就业情况。对反馈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毕业生,通过逐一电话联系,了解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培训需要等,建立动态信息台账和分类处置方案。对未就业且无就业意愿的,采取上门入户,点对点提供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帮助其正确树立就业观;对未就业且有就业意向的,及时分类登记,纳入就业岗位推荐名单,为其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及见习岗位信息推送等服务;对已临时就业的毕业生,加强跟踪了解,临时就业又失业的,及时纳入服务对象管理台账;对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采取一人一策,帮助其建立职业规划,根据其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就业创业。

(二)联动线上线下,加强招聘力度。依托雨城就业公众号、雅安市公共招聘网、雅安人事考试网等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市区镇村4级联动信息推送体系,做到时时有服务、月月有活动。去年9月,我区会同市本级共同举办2020年“展望未来、青春起航”主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组织60余家企业和15家见习单位参会,共提供就业岗位2400个、见习岗位68个,现场进场人数1500余人次,达成意向协议435人;同月,雨城区首次开展高校毕业就业见习生公开招募活动,利用人事考试社会关注度高的优势,在雅安人事考试网公布公开招募信息,同时,充分利用“见习基地工作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事业人员考试优惠政策,配套出台雨城区见习期满“社区工作者招募加分”、“双向选择”等地方性优惠政策,有效增加就业见习生招募吸引力,活动共提供见习岗位85个、见习生报名112名、实际招募53名,占我区全年就业见习生总数的47.7%;同时,积极推动区内校企、政企、政校合作联动,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020年,全区共认定见习基地31个,共吸纳见习生111名,累计发放就业见习补贴34.8094万元。

(三)搭建创业平台,打造创业品牌。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计划,开展创客沙龙、高校毕业生创业论坛、创业项目巡诊、创业环境考察、优秀青年创业者评选等活动10余期,帮助返乡大学生拓宽创业视野,提升创业能力,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地就业,持续营造鼓励创新创业氛围。去年6月,雨城区举办首届创客沙龙,吸引29名优秀青年创业者参加。去年9月,与团区委共同举办雨城区高校毕业生创业论坛,探讨大学生创业形势,提供创业指导。去年10月,组织34名雨城区籍2020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SYB创业培训,推荐高校毕业生参加第十一届“我能飞”大学生成功创业者提升培训。通过各类平台,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雨城区各类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波动较大,随着我区出台复工复产、援企稳岗等有力措施,就业形势有所好转。春节过后,受当前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要实现本地稳定就业,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就业薪酬和就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我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非国有企业依然是吸收就业的主要力量。但我区经济体量小的实际情况依然存在,受疫情、洪涝灾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复苏过程中,就业薪酬还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区房价、物价平均水平较高,区内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后生活压力大,本地就业积极性不高。春节后实现外出就业前,仍会滞留部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区内,区内非国有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限。

(二)新的竞争正在形成。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意愿强烈。特别是受疫情冲击后,体制内就业的薪酬水平和稳定性更占优势,大部分未就业、临时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在准备参加公考、事业人员考试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考试。2020年,仅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考试中,雨城区就有超过2000人报名,报名人数与岗位名额比例超过100:1。春节过后,我区大部分就业见习生和部分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即将服务期满,外地考生也在不断报考雨城区。加之编制空缺有限,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吸收就业能力较小,竞争更加激烈。

四、对国家的建议

(一)加大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聘力度。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广大“三支一扶”志愿者、“西部志愿者”、“一村一大”“特岗教师”等各类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云集,给基层舔砖加瓦,奉献力量。一方面让高校毕业生从毕业到就业之间,有了一个有效的缓冲阶段,对高校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培养基层工作经历都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基层一线充实了力量,对缓解基层人手紧缺的矛盾也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区当前在岗“三支一扶”志愿者39名,西部志愿者32名,无“一村一大”、“特岗教师”。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建议加大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聘力度。一是放宽“特岗教师”招聘范围,除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等地区外,放宽其他地区招聘权限,让“特岗教师”成为补充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二是继续实施“一村一大”计划,让“村官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大“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招聘力度,以此作为党政机关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补充。

(二)加强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吸收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建议在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做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出台更加优惠的创业担保贷款、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等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鼓励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加强择业、就业观引导。将培养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纳入高校教学范围,并将就业部门的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业务延伸进高校,让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毕业后能迅速正视就业条件,实现最大程度就业。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