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雅安社保事业成果显著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三五”时期雅安社保事业成果显著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十三五”时期,雅安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坚持稳经办、保发放、惠企业、促改革、防风险、优服务,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扎牢了社会保障“安全网”,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和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0年底,雅安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7.7万人、19.3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21.8万人、8.9万人。五年来,全市社保系统积极服务“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妥善解决了15.1万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任务,6.7万人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社保扶贫代缴4.5万人次,为建档立卡困难群体应保尽保;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和历史断保企业职工0.75万人落实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紧盯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缴费,参保人数年均增加3万人以上。

    二是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切实发挥社保待遇保基本生活的功能,守牢按时足额保发放的底线,截至2020年底,雅安市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达到38.2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6.4万人。五年来,全市社保系统落实养老金调整机制,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16连涨”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同步“5连调”,企业养老金水平达到每月1948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也逐步提高。启动工伤预防和康复工作,形成对企业职工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的闭环保障,是继成都后全省第2个开展工伤康复工作的市()。

    三是援企力度前所未有。自觉把社保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在保障职工社保权益的前提下,用足各项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五年来,通过持续降低费率、调整缴费基数,累计为企业减负7.9亿元。特别是2020年,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坚决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直接为4100户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5.3亿元,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就业稳大局。持续推进建筑企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累计达14.1万人次,实现企业减负担、工人有保障。对历史欠费企业实施灵活清欠,按照“退一补一、转一补一”的原则,既不增加企业负担,又保障了职工接续社保、及时领取待遇。

    四是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深刻认识社保基金在社保制度中的支柱作用,严密守护基金安全完整。五年来,全市社保系统加强社保基金筹集、使用、运行各环节的管理,基金收支规模越来越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年均利息收入1亿元左右,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经验做法得到人社部充分肯定;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任务,保发放能力大幅提升;着力防范化解基金风险,构建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取消现金业务、手工办理和社银手工报盘,完善内部控制,加大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力度,进一步堵塞漏洞,守住了基金安全底线,促进社保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五是经办水平跨越发展。聚焦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办理社保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全省领先建成社保服务综合柜员制,市、县(区)9个社保服务大厅全面实现“一门引导、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社保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成为常态。深化社银合作,全市建成一体化服务网点27家,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持续下延社保业务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平台,成功探索出社保业务进小区经验,群众家门口可办理高频事项。加强经办队伍建设,开展常态化练兵比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务实的社保铁军。全市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社保服务好评率达99%以上,为雅安市在全省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明察暗访及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全省第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