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就业服务信息第8期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雅安市就业服务信息第8期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工作动态

 

市就业局开展就业扶贫专项督查

 

督查组走访汉源县青富村贫困户

督查组在石棉县先锋乡查看“一库五名单”建立情况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17年就业扶贫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近日,市就业局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开展就业扶贫进行了专项督检。

督查组一行深入各县(区)乡镇、重点督查今年脱帽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扶贫情况,通过看台账、查系统、进村调查、入户走访核实等方式,对“一库五名单”的建立与更新、公益性岗位开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困难人员安置、补贴资金落实、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

此次督查,着重查找就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明确整改时限,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到位。为全市顺利完成今年就业扶贫工作任务夯实了基础。

 

 

区县动态

 

石棉县“两夯实”、“三结合”推进就业扶贫一路前行

 

石棉县就业局将永和乡白马村作为省级就业扶贫示范村创建单位,通过“两夯实”、“三结合”推进该村就业扶贫一路前行。两夯实:一是夯实服务平台业务延伸到村。建立了白马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配备了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并明确了其工作职责,完善了管理制度,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宣传栏,用于发布就业扶贫信息和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开通了业务专网并安装了四川省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乡政府投入资金6万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LED显示屏、办公桌椅和办公用房。二是夯实基础台帐数据动态更新。督促劳动保障协理员通过进村入户、电话联系等方式,摸清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建立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自主创业、企业吸纳就业等基础台账,按季度据实更新,现该村的贫困劳动者的基本情况清楚,档案管理规范,为就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三结合:一是结合企业吸纳就业奖励政策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县就业局多次指导“服务站”,深入该乡辖区内佳林农场、东威公司、金土地公司、电站、砖厂等企业宣传就业扶贫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目前境内企业已吸纳该村3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对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4人及时兑现了奖励资金。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该村将就业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环境卫生保洁领域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5人,并落实每人每月500元的岗位补贴,受到了村民的赞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三是结合贫困人员实际开展职业培训“扶贫专班”。贫困人员绝大多数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职业培训理论课影响其参与培训意愿,结合这些实际情况,该县调整职业培训理论与实操比例,为5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开展“扶贫专班”职业培训,帮助其掌握就业技能,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并在培训期间落实每人500元的食宿交通补贴。

 

芦山县四个全覆盖抓牢抓实就业扶贫

 

脱贫攻坚以来,芦山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就业扶贫的安排部署,将就业扶贫作为就业工作重要抓手,将促进企业发展和帮助群众脱贫有机结合,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四个全覆盖”,强力推进全县就业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一是调查摸底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面走访,搜集劳动力信息,一人一卡,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记录贫困劳动力致贫原因、就业意愿,做到底数清;将全县438名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帮扶范围,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明。

二是信息对接全覆盖。对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使每个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得到“一对一”就业帮扶,确保有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今年共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8场,帮助97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坚持“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的工作思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特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全部推荐就业,组织举办了全市首期就业扶贫专班,首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首期社区矫正人员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就业困难人员205

四是政策落实全覆盖。把政策落实作为就业帮扶的关键性举措,认真做好就业援助、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与四川琪雅服装有限公司等县内企业、邛崃市就业局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协议,多举措、多层次推动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56人,兑现岗位补贴54.6万余元,创业补贴3万元,四川琪雅服装有限公司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企业入选“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今后,芦山县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各项就业帮扶政策,在探索帮扶措施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树立就业帮扶典型,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吸纳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就业帮扶中,进一步发挥社会参与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宝兴县多措并举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一是拓宽服务渠道。建立县、乡(镇)、村(社区)、辖区企业四位一体的就业援助支撑体系,通过“现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向大龄、残疾、贫困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推荐就业岗位,帮助其转移就业;因地制宜开发公益性岗位,对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截至目前,新增就业6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99个,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0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68名。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依托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介,以信息宣传、入户走访、现场咨询等多样形式,“线上线下”将用工信息、优惠政策、技能培训等信息第一时间送到就业困难人员手中,鼓励其树立信心,引导其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发布信息100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三是创新帮扶机制。实行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全面跟踪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信息,针对性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就业帮扶;创新培训服务机制,实施“定向、订单、专项”式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中式烹调、焊工等技能培训和SYBGYB等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已举办各项就业培训9期,培训427人。?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