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事关退休人员切身利益,关系社保基金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各级经办机构高度重视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坚持多维度协同发力,全力确保资格认证精准、高效、规范。
一、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认证服务效能
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认证服务体系。一是大力推行“无感认证”。依托省级大数据平台,加强与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路,实现大部分人员待遇资格的“静默无感”。截至7月底,全市17.85万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实现“无感认证”。二是积极宣传线上“自助认证”。对无法通过大数据认证的人员,积极宣传自助认证。向待遇领取人员介绍四川人社APP、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等自助认证渠道,制作操作流程指引宣传单和视频教程,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自助办理认证。三是保障“线下认证”。持续完善传统服务窗口,针对高龄、患病、行动不便等智能技术使用困难的群体,主动提供“上门办”暖心服务,确保服务覆盖无死角,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便捷度。
二、精准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单位官网、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适时发布认证通知、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南。针对认证临界期满人员,主动进行短信、电话提醒。对于重点人群,如异地居住、高龄孤寡等,依托基层力量进行“点对点”告知和“一对一”辅导,有效避免因不知情而导致的待遇中断问题,营造了理解、支持、参与认证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风险管控,保障基金安全
各级经办机构始终坚守资格认证工作安全底线。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权限设置和操作留痕,确保认证流程可追溯、可核查。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共享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格执行信息安全规定,严防数据泄露,确保认证过程安全可靠,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四、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规范公正
建立认证工作督查机制,对认证进度、质量进行全程跟踪问效。畅通监督渠道,公开咨询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资格认证工作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经得起检验。
我市2025年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正在开展中,群众反馈良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现有成果,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认证服务的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确保待遇领取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