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协作 破瓶颈 优服务 助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提质增效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强协作 破瓶颈 优服务 助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雅安市把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助力返乡下乡创业、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社银协作、突破担保瓶颈、优化办理服务等举措,形成了创业担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质效。截至9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75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600人,带动吸纳就业1551人,刷新了近年来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同期发放增量的新高度,并在10月15日四川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强协作,深化社银合作促落实。一是紧盯“1”个目标,确保贷款任务落地落实。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要求全市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输血供氧”作用,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对人社部门的年度跳起摸高考核任务,明确了要完成全年发放1亿元的贷款目标任务。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市人社局将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及时分解下达到各县(区)人社部门,并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纳入对县(区)人社部门的年度重要考核指标,确保贷款任务落地落实。采取“1+N”模式,扩展社银合作。在持续巩固与邮储银行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与工行、农行、农商行等在雅银行合作,充分发挥各大银行独特优势,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增加合作事项、延伸服务触角,不断满足各类贷款对象的需求。目前,各县(区)至少有合作银行2家以上。三是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强化社银互动。人社部门在对返乡下乡创业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精准掌握其创业状态和贷款意愿,并结合贷款工作流程,提前介入,及时向银行推送;银行机构将符合申请条件的客户及时推送给人社部门进行资质审核。双方互推互送,确保有需求的返乡下乡创业者都能得到贷款支持。

二、破瓶颈,创新担保方式促融资。一是扩大反担保范围。将反担保范围扩大为反担保人担保、抵押物担保、第三方抵押物担保等。二是取消反担保限制。申请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汉源县全面推行“信用贷”。政府无偿全额提供担保基金担保,并将个人承诺、银行征信记录与信用体系建设密切关联起来,提高担保基金安全性。今年以来汉源县已发放贷款106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77人,带动吸纳就业184人。三是创新涉农创业项目反担保方式。率先引入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筹集担保基金600万元,用于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其中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专门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

三、优服务,融合线上线下促畅通。今年,雅安市以人社部将雅安市本级人社公共服务窗口纳入国家人社公共服务监测指挥平台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直接联系点为契机,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网上办、简便办、提速办。一是全面开展贷款申请“网上办”。为切实增强创业者获得感,2018年5月,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纳入雅安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推出贷款在线申请服务。从试点推行到全市覆盖,全市已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审核通过贷款428笔,审核通过率为80.4%,贷款发放金额5029万元。二是积极推行贷款办理“提速办”。一方面创业者在网上完成贷款申报后,县(区)人社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快速完成借款人资质审核,符合申请条件的创业者只需在网上办事大厅查看贷款办理所需材料清单并打印《创业担保贷款登记证明》,就可以直接到所在辖区经办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从网上申请到贷款成功一般只需15天,优质贷款用户甚至可在1周内办理完成。三是大力实施贷款业务“简便办”。对法律法规要求取消的、单位自己可办理查询的、数据共享可获取的材料予以取消,通过梳理贷款申请办理流程、列出申请资料清单、精简申请材料等举措,让贷款办理更高效。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