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构建协同共治“一张网”。健全完善住建、交通、水利、国资等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信息类别、推送频率和责任主体。按月精准推送在建工程项目清单、新开工项目信息、欠薪风险预警线索、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项目清单等关键数据。确保信息互通及时、准确、完整,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认领、协同处置,形成源头预防、过程监控、末端治理的闭环管理合力。同时,依托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梳理形成在建项目、欠薪问题、立案查处三项清单,精准锁定风险隐患。全市排查工程项目321个,接收欠薪线索847条,线索核查整合后纳入欠薪问题台账48个。
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织密制度落实“防护网”。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按月跟踪监测,聚焦核心制度落实,重点关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情况及工资发放情况,直至项目竣工结算。狠抓源头预防,对新开工项目,强推“开工第一课”,重点宣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规政策及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发放标准化指引手册,确保项目方知责明责、规范执行。今年共举办治理欠薪“开工第一课”培训活动10场次,现场培训人员544人次。发放《雅安市工程项目农民工务工明白卡》约20000份,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进一步加大问题处置力度,跑出线索化解“加速度”。建立欠薪问题和线索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机制。对排查发现、平台接收、群众反映的各类欠薪线索,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核实,明确处置流程和时限要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处置欠薪线索847条,取得实质性化解721条,已督促兑付工资7480.61万元,涉及农民工5492人。
进一步加大联合惩戒力度,筑牢信用监管“防火墙”。综合运用、从严落实各项惩戒措施,对查实的欠薪违法行为,依法采取立案查处、行政处罚、警示约谈、公开曝光等手段;强化信用监管,及时将严重失信主体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在招投标、资质审核、市场准入、融资信贷等方面予以限制;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一案多惩”,形成强大震慑,坚决遏制新增欠薪、有效化解存量欠薪。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对欠薪、未落实制度等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12起,罚款金额32.6万元,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2起,公布重大违法行为2起,检察院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提起公诉1件,惩戒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