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增收“三转化” 答好民生幸福卷——荥经人社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增收工作 -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城居增收“三转化” 答好民生幸福卷——荥经人社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增收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荥经县人社局以“就业创业提质、民生保障增效”为主线,创新实施稳岗扩岗、技能赋能、社保提标三大工程,聚焦四项收入,做好增收因素分析归集,实现城居工作指标双提升,结构更优化。

一、培厚增收土壤,把政策机制转化为惠民实事

落实“1+1”走访机制。成立“科级领导带头+中层干部协同”增收专班,常态化开展“拉家常、算收支”走访工作,宣传国家记账政策。梳理收入低、增收动能不足家庭,科学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提供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就业援助、医疗报销等切实可行建议,对就业、社保、养老等问题进行政策解答,促进城居收入稳定增长。2024年,开展集中走访4次,分散性走访75次,收集并解决城镇居民社保、工资、就业问题8个,进行政策宣讲79次。

二、解好四项方程,把工作部署转化为具体成效

(一)稳保就业形势,解好工资性收入惠民方程。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围绕技能提升、转移就业、预防失业,开展技能培训13期,培训学员640人次。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兜底保障机制,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员、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岗位5658个,达成就业意向786人。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重点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为10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贷款233万元,为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00万元,带动就业172人。扩大见习岗位规模,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效能,累计安置普通公岗248人,发放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10.05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3.58万元。

(二)激发文旅活力,解好经营性收入创收方程。一是实施产业提质攻坚行动。深化厅县共建机制,打造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标杆。创成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二是打造消费升级新场景。充分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和消费热点,培育网红打卡地,策划开展冰雪节、郁金香节等活动,搭建本地特色优势产品产销平台,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以“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长。2025年一季度接待游客185.3万人,旅游收入18.08亿元。

(三)强化兜底政策,解好转移性收入保障方程。一是深化“政策找人”服务,健全参保登记长效机制,通过动态跟踪未参保及断保群体,推广“四川人社”APP、支付宝小程序等线上认证方式,推进精准扩面并保障待遇按时发放。2025年一季度,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1211人,发放养老金16740.83万元。二是聚焦老龄、残疾群体,运用“数字化平台+上门服务方式”,确保符合条件人群无遗漏。2025年,发放特困群体补贴7.59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补贴4.82万元;发放高龄补贴19.2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同比提升30元/月,养老金同比增发80余万元。

(四)拓宽投资渠道,解好财产性收入发展方程。一是政企联动,通过免费培训、入户宣传、宣传“上墙”“上银幕”等方式实现“金融知识进万家”,增强居民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二是村企联营,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化联合体,围绕“三资”,放活发展要素,发展庙岗村、烈士村等一批农旅融合企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5年,全县村级集体产业增值收益分红625万元。三是充分盘活居民自存资金、资产,拓宽理财渠道,切实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存量住房交易方面,2025年一季度年成交额3231.84万元,同比增长10.25%。

三、奏响富民乐曲,把统计数据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一是成立人社局数据分析小组,对增收因素数据构成及逻辑性开展系统分析,确保数据收集质量。二是加强与乡镇街道、辅调员的对接,做好信息共享,及时研判指标发展态势。2024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248元,同比增长4.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0.2个百分点。

微信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