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大量农民工朋友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回家过年。为了让广大农民工朋友能够顺利快速领取劳动报酬、开心愉快地回家,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四方联动”,加大调解仲裁工作力度,助力根治欠薪行动,让农民工朋友讨薪不再“辛”。
一是调裁联动。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由基层调解组织工作人员适时对辖区内的用人单位经营情况、在建工程建设情况及其用工情况开展摸底排查,动态掌握劳资纠纷信息。对出现的劳资纠纷,基层调解组织工作人员主动、及时介入,组织当事人双方就近就地开展调解,旨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始阶段。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的,当即签订调解协议,锁定支付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对难以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的,引导其通过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实现调裁机构各司其职、无缝衔接,缩短维权时间。
二是援裁联动。强化与司法部门联系,设立法律援助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站,由法律援助中心安排律师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实施法律援助,代为行使书写申请书、收集证据、参与庭审等法律行为,减轻申请人诉累。同时,强化与工会联系,畅通法律援助渠道,由工会安排律师服务团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实施法律援助,全权代表申请人实施维权行为,解决其文书书写难、证据收集难、维权途径选择难、政策运用难等“维权难”问题。
三是行裁联动。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力度,探索建立行裁衔接机制,完善农民工欠薪案件快立、快审、快结机制,制定印发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应急工作预案,为快速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提供制度保障。与行政执法部门双管齐下、共同使力,一边处理劳资纠纷,一边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提高处理效果。同时,推行“七个一服务”,即在服务过程中坚持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套桌椅、一台电脑、一次告知、一声慢走,做到一张笑脸泯恩仇、一句问候沁心脾、一杯热茶暖人心、一套桌椅诚相待、一台电脑写文书、一次告知少跑路、一声慢走情相送。通过提供亲情式、快捷式服务,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又彰显了亲情、深情,让双方当事人藏着怨气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四是裁审联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完善裁审衔接机制,开通裁审衔接渠道,适时就重大案例和疑难案例开展案情会商活动,邀请市区法院法官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法学院优秀毕业生召开裁审衔接推进会,就执法和司法有关事宜进行深入探讨,达成了共识,基本实现“三统一”,即政策认识统一、解释口径统一、裁审标准统一,有效避免了因裁审结果不同而引起上诉的现象,大幅度降低了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