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宣传,引导贫困劳动力懂政策用政策。通过就业服务网、人力资源网、微信公众号,送岗位下乡、送培训进村、专场招聘、行业督战等线上媒介推送和线下宣讲交流,广泛推送就业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2016年以来深入全县乡镇200余次,全方位解读省、市就业扶贫措施及其他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现场答疑解惑500余人次,设立服务热线2条,受理来电咨询2000余人次。
(二)就业援助,保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针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每年开发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村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等问题。统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落实岗位补贴,定向“一对一”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就地就近托底就业。2016年来累计开发贫困户公益性岗位1138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133人次,累计发放岗位补贴资金904.06万元。
(三)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进村入户全面摸查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就业培训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分层次,分类别,积极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以此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能力,以技能配需拉动就业,帮助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项就业创业技能。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电工、焊工、中式烹调、汽车修理、保育员等10余个工种100余个班次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720人次,发放培训补贴和食宿交通补贴300余万元。
(四)载体建设,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筛选社保参保人员中贫困人员和入企实地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落实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奖补。将吸纳带动能强,促进就业效果明显的企业、生产经营主体、村集体分别认定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县级就业扶贫车间、县级就业扶贫示范村,营造鼓励支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社会氛围。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企业及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19.2万元,认定县级就业扶贫基地3个,发放基地奖补15万元,认定县级就业扶贫车间1个,建立县级就业扶贫示范村1个。
(五)招聘送岗,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内外工业企业及其他生产经营主体为人力资源服务桥梁,择优选取吸纳就业能力强、工作岗位优势高、劳动保障服务好的100余家机构,与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与招聘用工信息数据分析匹配。坚持开展送岗位信息“进乡入村”和用工企业入村等小微招聘活动及“春风行动”“送岗位到家”等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做好已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企业714场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75场,提供630余个工种,22797余个就业岗位,达成用工意向5358人,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创业扶持和劳动维权等服务1200余人次。
(六)创业扶持,助推创业项目发展壮大。建立并完善贫困劳动力创业项目库,给予贫困劳动力创业者资金支持,按规定落实创业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帮助贫困劳动力成功创业。组织开展创业专家巡诊,现场面对面把脉问诊,给予创业者技术指导,精准匹配资源,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选树优秀创业项目,广泛宣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激励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投身创业热潮,激发创业信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补贴22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0万元,为11个创业项目提供专家巡诊,组织选树县级优秀创业项目30个,扶持40余个贫困劳动力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