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高峰期,为全力推进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工作,市人社局深入贯彻国、省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系列会议精神,坚决扛起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重要政治责任,安排部署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以战斗的姿态做好服务攻坚各项准备。
一、尽早尽快部署,扎实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早部署就是抢机遇,快行动就是赢主动,7月31日,市人社局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部署会,印发《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推动责任再压实,措施再精准。8月,各项攻坚行动将全面铺开,集中发布《致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亮出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服务机构目录、求助途径、招聘渠道“五个清单”,实行毕业生联系服务周调度、毕业生实名台账半月调度,12月上旬全面完成攻坚工作,将以实实在在的就业数据检验攻坚行动的成果。
二、强化政策落实,千方百计挖潜就业岗位。用足用好扩岗补助、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对存量岗位能稳尽稳,对增量岗位能扩尽扩。鼓励企业挖掘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区域协作,广泛收集协作地岗位需求信息,扩大就业岗位存量,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深入实施“就业伙伴”计划,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超200场,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搭建“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平台。持续用力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今年全市计划安排政策性岗位4508个,其中增量政策性岗位713个,切实拓宽青年群体就业空间。
三、紧盯目标任务,做好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围绕“有就业意愿”“暂不就业”“四类重点人群”三类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各类渠道,将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就业服务范围。提供岗位推送“一对一”、就业指导“个性化”、专场招聘“常态化”等服务。力争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超过90%,联系率达100%,“四类重点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达100%。
四、促进能力提升,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根据用人需求和就业培训意愿精心设计培训项目,大力组织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等专项培训,帮助青年提升技能水平。加强就业见习实践,丰富见习岗位来源,做大就业见习岗位“蓄水池”,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见习需求,全年募集就业见习岗位不低于1700个,组织参加就业见习550人以上。扩大求职实训规模,每个县(区)至少举办1期求职能力实训活动,为参训学员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课程,开展企业参观、跟岗锻炼活动,帮助青年提升求职能力。
五、支持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全面落实省政府《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和《四川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激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积极性。用好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孵化基地放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入驻条件,拓展延伸“创业管家”服务模式。推广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服务,简化创业手续。大力宣传创业成功案例,讲好雅安创业故事,营造“敢闯敢创”的社会风尚。
六、加强就业权益维护,持续营造良好就业环境。聚焦高校毕业生最关心的劳动合同签订、试用期权益、工资支付等热点问题,做好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工作指导。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执法,会同市场监管、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活动。充分利用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时受理、查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侵权线索,切实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