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群众培训需求和企业用工缺口,促进重点群体就近就地就业,芦山县人社局推出“群众点单、人社上菜”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成功举办叉车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班。
群众按需“点单” 人社精准“上菜”
去冬今春,芦山县人社局联合各部门走访企业、摸排重点群体培训需求,收集纺织、锂电、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30余家企业就业岗位616个,不少群众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者、家庭妇女等群体渴望学习叉车实用技能。为此,芦山县人社局迅速“接单”,联合培训学校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真正实现“群众需要什么,人社就培训什么,企业缺什么,人社就补什么”。截至目前,收集叉车工就业岗位30余个,开展叉车基本操作技能培训3期共计175人,每期培训班培训56课时,课程内容涵盖叉车安全操作规程、行驶和转弯技巧、货物叉取和放置、绕桩和曲线行驶等。
巾帼学员破壁垒 家庭共学添温情
此次培训还吸引多名女性学员主动报名,打破了传统职业性别壁垒,帮助女性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助力女性在物流、制造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17名女性学员从零开始学习叉车驾驶、货物装卸等技能,用实际行动证明“技术不分性别”。优秀女性学员代表桓大姐表示:“以前觉得开叉车是男人的活儿,现在学了才发现自己也能行!有了实打实的技术,家门口的工厂就能就业,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班上一家三口成为“学习搭档”的场景也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增进了家庭感情,也为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父亲杨大哥感慨:“全家一起学技术,既能互相督促,又能增进感情。人社局这个“技能套餐”真是送到我们心坎上了!”
差异化培训促实效 就业增收有保障
针对学员年龄、文化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培训班采取“小班制+分阶段”教学模式,理论讲解注重通俗易懂,实际操作实行“一对一”专业指导,确保零基础学员跟得上、学得会。结业后,学员可通过培训学校组织的结业考试获取叉车基本操作技能合格证,学校将继续为考试合格的学员提供考取叉车操作证的理论和实操深入指导,同时学员可享受“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有县内县外多家企业与学员达成初步用工意向,预计人均月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
下一步,芦山县人社局将继续开展更多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技能培训项目,让更多劳动者实现“一技傍身、就业无忧”,为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芦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