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汉源县持续完善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编牢织密社保安全网,守牢民生兜底“保障线”,全力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行动,一季度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开门红”,打开2022年工作新局面。
抓宣传,让政策落地生根。依托全民参保数据库,比对筛选16至59周岁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按照居民户籍所在地划分责任片区,将任务下发至各乡镇,加强对乡镇督促指导,统筹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联合税务等部门下乡宣讲参保政策及缴费流程,通过宣传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保。乡镇、村(社区)同频共振,联动督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3.3万人,一季度参保扩面148人,征缴基金2.4余万人1357万元。
抓协调,促困难群体代缴。巩固深化社保精准扶贫成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部署,持续做好低保、特困、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代缴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获取低保、特困、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名单,锁定未参保人员名单,分解下发至各乡镇进村入户逐一进行信息核查,及时为低保、特困、重残等困难人员代缴最低标准100元/人/年的养老保险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比对参保数据与困难群体数据,做好困难人员的动态增减台账,协调配合做好异地特殊困难人员的协办代缴工作,确保实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一季度为符合代缴条件的4408名缴费困难群体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44.08万元,已全部计入其个人账户。
抓发放,保群众养老无忧。贯彻落实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强与财政部门对接,及时到位各级财政补贴,严格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进行待遇申请、审核、支付、暂停、恢复、终止等业务操作,每月为全县4.5万余名城乡老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不断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一季度累计发放养老金1566.54万元,发放一次性抚恤金51.83万元。
抓建制,筑基金安全防线。聚焦“规范业务、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惩治违法”12字目标,以问题清单、线索清单、整改清单为抓手,以基金安全运行为核心,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督促指导乡镇做好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严格执行死亡月报制度、一次性抚恤金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和支付风险。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对上级反馈的疑点信息和问题,扭住不放,逐一清理;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问题,及时研究措施,防患于未然。一季度追回多发冒领养老保险待遇10人7761元,其中死亡冒领9人5313元,追回重复冒领1人24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