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全省首届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落幕
我市荣获“课程设计作品”一等奖
此次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就业促进会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创业培训师资大赛,旨在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展示师资风采,强化成果交流,促进创新实践,提升授课水平和指导能力,对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全力提升我市就业创业信息化经办能力
为满足广大劳动者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需求,我市加强对就业创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对提升我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经办效率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新建与整合我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委托软件公司开发雅安市就业创业网和后台管理系统,该网主要为广大劳动者提供线上就业、创业、培训等相关业务。该网站主要由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创业园地、办事指南、招聘求职、网上大厅等几大板块构成。
二是提升和完善网上申办功能。为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经办效率,在就失业登记、就业援助、档案查询、毕业生报到、就业见习报名、职业培训报名、创业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几项重要业务均已实现信息化经办,部分业务已完全实现网上一步式办结。
三是推进社保卡在就业创业领域应用。在依托省级就业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与我市五险合一系统的实时关联,今年下半年将着重推进社保卡功能在信息查询和失业金待遇领取方面的加载服务。
区县动态
雨城区就业局“扶贫专班”进村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就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精神,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能力,雨城区就业局和孔坪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依托“一库五名单”数据,通过前期征集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于5月26日,在孔坪乡李坝村开展工艺编结工培训“扶贫专班”。
本次培训由市定点培训机构芦山大自然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劳动者46人参加培训,6月29日技能鉴定合格44人。在对“扶贫专班”学员进行为期33天的丝网花初级培训过程中,学员学习兴趣浓厚,认真听讲,虚心向老师请教,培训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名山区就业局“三个对接”做好
大学生见习安置工作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以来,名山区就业局采取“三个对接”方式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自行对接。在名山区18家大学生见习基地大量征集见习岗位,凡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直接与见习基地双向选择,自行对接。
集中对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服务月期间,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对接,帮助毕业生选择就业见习岗位。
重点对接。到10月底,对名山辖区内仍未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名山区就业局将实行重点帮扶,帮助实现就业见习。同时,规定就业见习期间每月发放不低于1380元基本生活补助。见习期满仍未能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名山区人力资源市场继续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
自去年7月份以来,名山区就业局共征集各类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80余个,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63人。
天全县三强化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农民夜校、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返乡创业咨询服务窗口,发放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目前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二是强化动态监控。充分利用乡劳动保障站、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返乡创业服务体系,组建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和创业项目库,不断完善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人员信息档案库,促进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强化创业扶持。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及县创业引导投资资金,在扶持农民工创业中的引领作用,重点鼓励返乡人员共创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种养、“一村一品”和农村服务业。1-7月,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0万元。
技能培训“接地气” 专项技能“涨人气”
——芦山县专项技能培训方兴未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扶贫攻坚部署,全面实施技能扶贫工程,芦山就业局多措并举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高标准定位。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削减贫困、实现脱贫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局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作为由“授鱼”到“授渔”的具体措施。二是全方位推进。整合扶贫政策、承训学校等资源,聚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力量,协调推进。三是广范围培训。以贫困户为重点,根据群众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紧密结合产业脱贫需要,应培尽培,实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通过培训,参训群众的职业技能、经营意识、自身发展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变“输血”为“造血”,为“扶人”和“扶智”奠定坚实基础。
宝兴县创新方式助力就业扶贫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宝兴县就业局紧扣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确保就业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一是创新政策扶持方式。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就业扶贫工作的支持,前期已匹配5万元县级就业扶贫资金,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宝兴县参加专项能力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进行食宿交通补助,共计支出3.25万元。
二是创新就业推介方式。结合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建立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定期分析掌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难点,精准推荐就业岗位,提供有效求职指导。目前已开展各项专场招聘活动10场次,帮助11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
汉源县上半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建立“一库五名单”数据库,开展就业扶贫技能培训170人,拓宽公益性岗位类别,安置贫困人员222名,建立就业扶贫基地1个,发放吸纳奖励补贴12万元,促进贫困人员转移就业、充分就业。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招聘周”等招聘活动8场,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609本,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36人;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并对30个乡镇20万余农村劳动力人口进行动态监测,为精准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紧紧围绕促进“五类人员”就业为重点,开展助推重点产业、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六大培训行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6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611人,鼓励困难人员多行业灵活就业,及时落实各项补贴。四是鼓励大众创新创业。围绕“以贷促创,以创促就”的方针全力扶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等创新创业。开展8场创业项目巡诊,为50余个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发放创业补贴和吸纳就业补助18.8万元;成功扶持23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150人。五是落实失业保险政策。全力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稳岗位、促就业”三大功能,累计为1098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06.32万元,代缴医疗保险29.58万元,为30家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00.78万元。
石棉县第三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专项技能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2017年7月19日上午,石棉县第三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专项技能培训在美罗乡坪头村圆满结束,本期病患护理培训为10天,共39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参加了培训。